2025-07-29作者: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
2025年7月24日,“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无国界医生结核病临床研究研讨会第二场-儿童结核病”成功于线上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IATB)同无国界医生(MSF)共同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研讨会由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刘宇红和无国界医生北京办事处医学代表黄媛主持。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儿童结核病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儿童结核的发现存在巨大缺口,诊断充满困难,治疗方面缺乏儿童友好剂型,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试验也是极度稀缺。希望中外学者能借助这一宝贵的结核病学术交流平台互通有无,为促进儿童结核病研究添砖加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申阿东教授首先介绍了儿童结核病诊疗现状和技术挑战,指出儿童少痰少菌的特点,使传统的病原学检测手段儿童结核诊断中面临困难。胃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粪便等非痰标本对诊断儿童结核意义重大,像Xpert MTB/Ultra这样的快速分子检测手段也有不错的诊断灵敏、特异性。同时,儿童结核病患者不仅表征多样化,且肺外结核的患病比例较高,需要非常细致的鉴别诊断才能确诊。在儿童结核病治疗方面,申主任指出全球近年来开展的40多项结核病治疗相关临床试验中,只有2项纳入了儿童和未成年人受试者,让儿童结核病治疗循证依据薄弱,患儿不得不参照成人的建议开展方案制定和治疗。最后,申主任通过分享2个临床案例具体介绍了在中国临床实践中,诊治儿童结核病遇到的各种挑战。申主任指出,强化综合医院儿童结核病认识,提升综合医疗机构儿童结核病同其他疾病进行区分的鉴别诊断能力迫在眉睫。
接着来自无国界医生的Daniel Martinez Garcia医生和Cathy Hewison医生分别从儿童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角度分享了ALGO-PED研究的一些新发现和启示。Garcia医生首先介绍了MSF ALGO-PED研究情况及其结果,该研究是在非洲五个国家的10周岁以下儿童人群中开展,首要目的是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的儿童结核病治疗决策流程(TDAs)在基层推广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次要目的是评价经TDAs纳入治疗患儿疗末随访期2个月时的临床状态和死亡率;评价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免疫层析检测(TB-LAM)、舌拭子、便携式超声(POCUS)在儿童中诊断结核的性能;比较新TDAs实施前后病例发现率变化;最后评价符合纳入4个月方案患儿比例及其可行性。该研究发现新的TDAs诊断儿童结核病的性能都不错,其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在医护人员中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认为值得推广。新的TDAs增加了启动抗结核化疗患儿的比例,改善了疑似结核患儿的发现,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应对儿童结核病的信心,但针对结核病的歧视和误解仍然存在。ALGO-PED研究说明应该更有效的启用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评价工具;应该在患儿中推广非痰标本的结核检测;应该推广床边分子检测;应该在儿童中推广人工智能驱动的影像学手段,例如胸片和便携式超声。同时,Garcia医生指出人工智能驱动的声学诊断手段也在研发中,未来可能出现智能听诊器并应用于儿童结核诊断。最后他指出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挖掘现有诊断工具在儿童结核发现中应用的潜力。
MSF结核病部门主任Cathy Hewison医生接着介绍了ALGO-PED研究中关于儿童结核病治疗的启示。Hewison医生指出比起确诊,尽早启动抗结核治疗更为重要,要学会“想到结核病”,因为80%的患儿都可能只是临床诊断。然后便是患儿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即是否利福平耐药以及是否氟喹诺酮耐药,需要采集多部位、多类型的样本进行药敏试验。如果没有合适的药敏检测手段,就需要依赖密接者追踪调查来推断患儿是否罹患耐药结核病。还需要区分患儿是肺结核还是肺外结核,患儿处于哪个年龄段,患病严重程度如何,进而判断患儿是否适合启用短程方案治疗。接着她介绍了MSF在启用4个月2HRZ(E)/2HR方案的经验和启示,她指出高质量的胸片以及对临床医生开展读片培训对于4个月方案治疗药物敏感、非重症儿童结核病非常关键。同时,给予患者及其家人有效的结核病宣教也十分关键,这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也有助于提高结核病预防性用药的覆盖率。最后,Hewison医生强调目前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是很重要的手段,要通过风险分层提升患儿的治疗启动情况,改善药敏试验的覆盖,提升基层开展多类型样本DST检测的能力,改善儿童友好型抗结核制剂的供给,让儿童结核病患者有诊断可循,有药可医。
本次线上会议学术氛围浓厚,来自全国的100多位听众线上参与了本次研讨会,并向与会专家踊跃提问。专家不仅分享了各自关于儿童结核病诊疗的经验和想法,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悉心的回复和探讨。本次线上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与会专家、听众的高度评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创新联盟还将联袂无国界医生组织带来多场涉及多个不同主题的结核病学术研讨活动,敬请关注。
报道:陈梓,创新联盟